Loading
学院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 /  学院新闻  /  正文

学院林业科技扶贫与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

发布时间:2021-04-12 浏览次数:

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学院重点围绕重庆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、生物及农林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,主动服务重庆市的乡村振兴战略,近期,在重庆市松树松材线虫病防控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。

近日,学院院长陈斌教授主持申报的项目《树干注药防控大(古)松树松材线虫病的技术推广与示范》获批重庆市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科技推广示范项目,获得重庆市林业局全额拨款资助经费80万元,项目旨在重庆市缙云山、梁平区和巴南区利用甲维盐微乳剂树干注药开展大(古)松树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推广和应用,保护重庆市大(古)松树免受松材线虫病的危害,并最终实现对松材线虫病的根本控制。日前,项目组和重庆市森防站等单位合作,通过摸底排查共发现全市胸径在50厘米以上的大(古)松树共5676株,对其中1000株进行甲维盐固体颗粒剂打孔注药与液体制剂对比试验,开展技术指导150人次,深入打孔注药现场培训31次,相关成果被重庆市林业局《林业工作简报》(2021年第8期)进行专刊报道。

据悉,早在2018年,陈斌教授团队就研发出了松材线虫的形态和分子鉴定技术,并获得国内外专利,建立了重庆师范大学松材线虫检测服务中心,成为林业局授权的西南地区具有“松材线虫检测中心”资质的单位,先后对重庆市的20多个区县进行了病虫害调查,并对取样的5000余份样本进行了检疫检测,准确率达100%,有力地保障了松材线虫病的监测和控制。此外,专家组还深入研究了松墨天牛的生物防治技术,建成林业有害生物天敌繁育基地,并在荣昌区广泛推广和应用,该地区花绒寄甲和肿腿蜂对松墨天牛的寄生率达到50%以上,有效地节制了松材线虫病的蔓延。

另外,陈斌教授团队还结合虫菌联合转化技术,建成了林业有害生物疫木虫菌联合转化基地,采用真菌和白星花金龟联合转化的方式处理疫木木屑,该技术已经在重庆市九龙坡区、永川区和丰都县进行示范推广,选育可利用松材线虫疫木木屑种植的优良秀珍菇母种5个,已转化疫木数十吨,培训相关技术人员30多人次。

据了解,为更好的指导全市开展林业科技扶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,重庆市林业局于2020年4月聘请陈斌教授为组长,联合市森林保站、市林科院等单位的专家组建了重庆市科技扶贫病虫害防治专家组。在陈斌教授的带领下,专家组建立了“重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”QQ群,吸收林业病虫害防治领域的专家教授、区县科技扶贫及森林保护人员等成为群成员,塔建了一个以加强重庆林业病虫害防治及相关领域的技术交流、咨询、研究和推广平台,现有成员138人,编写松材线虫病及其他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特点、防控和诊断技术相关的文档资料20余份,提供林业病虫害疑难问题咨询服务100余项,开展网络课程培训3次、受众100余人次。专家组联合重庆中邦药业(集团)有限公司,整合其专业、人才和科研仪器设备等优势,聘请松材线虫病研究的著名专家叶建仁教授为首席科学家,联合国家森防总站等研究力量,推动组建重庆森之翼松材线虫病防治研究院。同时,专家组积极谋划筹备在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建立2万亩的松材线虫病科学防控试验示范基,准备将遥感、无人机技术等一批先进实用的监测手段、高新技术产品等新型防控手段基地进行试验示范,以扎实有效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,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。

虫菌联合转化技术指导

大(古)松树打孔注药指导

松材线虫病检测